日前,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情况,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全国的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出了持续改善的趋势,但其中也有一些值得主意的问题,臭氧浓度的上升,以及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反弹,就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重点。
上半年空气质量:总体向好,但臭氧成新挑战
回顾上半年,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总体持续向好。优良天数比例上升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,PM2.5、PM10、SO2和NO2等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也都有所下降。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,这表明我们对空气污染治理的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然而,在这份成绩单上,也有一个不那么令人满意的科目——臭氧。上半年,臭氧的平均浓度出现了0.7%的上升,达到了147微克/立方米。臭氧作为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,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显著影响。它的上升,无疑给我们的空气质量改善之路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京津冀与长三角:空气质量反弹,原因何在?
除了臭氧问题,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反弹也值得我们关注。这两个区域,一个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,另一个是经济重镇,它们的空气质量状况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。
上半年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36”城市和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的PM2.5平均浓度同比都有所上升,优良天数比例也有所下降。这样的反弹,无疑让人担忧。
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反弹呢?专家分析,这可能与区域污染传输、本地污染源控制不力以及不利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。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区,一些重点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落实不到位,“两高”项目盲目上马控制不严,环境违法行为屡有发生,重污染天气应对不力,都导致了空气质量的反弹。
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:海口/拉萨领跑,河南/山东需加油
在上半年空气质量排名中,海口、拉萨、贵阳等城市持续表现优异,位列全国前列。这些城市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然而,也有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,如鹤壁、安阳、新乡等。这些城市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仍需加大力度。特别是河南省和山东省的多个城市,在空气质量排名中处于后列,反映出这些地区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。
上半年的空气质量状况给我们带来了喜忧参半的消息。喜的是总体趋势持续向好,忧的是臭氧上升和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反弹。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持续努力,加强臭氧前体物排放控制,推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同时,各地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,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。
生物酶大气治理剂(臭氧、PM2.5、PM10、氮氧化物等专项产品)支持免费测试,提供免费技术方案支持,拥有大量应用案例,如有需要欢迎与我们联系。